据中国地震局测定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发生8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4千米。
我方根据2008年至今国内外一些科研成果初步认为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前有5大前兆。
第一、四川境内长达32年的强震空白期【中长期异常】
2008年以前四川境内最近的一次7级或者7级以上的地震是1976年8月16日和8月23日四川松潘-平武县交界发生的2次7.2级地震;2008年汶川8级地震以前四川省境内出现了长达32年的7级或者7级以上的地震空白期,而根据统计1900年至1976年四川境内共发生了9次7级或者7级以上的地震,平均每隔8.4年左右四川境内就会发生一次7级或者7级以上的地震;就平均数值而言四川境内进入了一个7级或者7级以上地震的空白期,这个空白期期间四川境内应该至少发生3次至4次7级或者7级以上的地震,但是却没有发生,这说明2008年汶川8级地震前四川地区的板块地壳断层就开始蓄积能量等待释放了。
第二、汶川大地震前1周左右四川境内的电离层异常【临震异常】
根据官方的数据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前1周左右在四川境内就出现了一个电离层异常的区域;这个电离层异常扰动是从2008年5月5日开始,5月15日结束的,高峰时期为5月9日,当天从四川汶川-湖北武汉-日本冲绳一线的上空出现了长达7小时的电离层异常扰动的区域【这个扰动可以理解为电离层数据异常增高】;而值得注意的是干扰电离层的台风地磁暴和太阳射线在当时并未出现,因此可以排除干扰确定应是由地震引起的电离层异常【PS:电离层是指地球大气层的一个电离子层;目前日本,俄罗斯,台湾,美国均在研究电离层预测地震,其中以日本研究最为突出,而且相信日本可能会在未来数年甚至未来10年内掌握电离层预测地震的实际运用能力】。
第三、汶川大地震震前四川多地出现明显的动物异常现象【5月9日左右四川绵竹出现数十万只蟾蜍迁徙;5月5日四川绵阳安县出现上百万只蟾蜍迁徙】
在2008年5月10日据华西都市报报道日前在四川绵竹檀木村曾经出现过数十万只蟾蜍大规模大量迁移的现象,这次现象基本确定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级地震的临震动物前兆,可惜当时官方林业局专家却声称和地震前兆无关,还声称是环境好了【汶川地震导致绵阳死亡2.1万人】。
另据四川新闻网于2008年5月7日报道前日【5月5日】四川绵阳安县枣桑镇出现上百万只蟾蜍迁徙。
第四、汶川大地震前几年川渝地区大旱现象【中短期异常】
官方资料显示自2006年开始至2007年四川和重庆出现了非常罕见的连续大范围的干旱天气。
巧合的是2013年四川雅安芦山7级地震前3年川滇也出现了大范围的干旱。
据此我们相信这2次大旱应该分别是2008年汶川8级地震和2013年雅安芦山7级地震的宏观前兆。【而且大旱天气也间接影响了植物异常,在2006年至2007年在四川阿坝州曾经出现大范围的竹子开花的现象】
第五、2008年汶川8级地震前2个月都江堰发生的疑似前震活动
根据统计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地震前2个月左右即2008年2月中下旬至3月在四川都江堰曾经发生了8次有感地震,最大为3.6级左右,而都江堰距离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震中直线距离不到35千米,不过这个异常也有一定的干扰性,因为首先都江堰附近有一座紫坪铺水库,这一系列的小地震活动也有可能系紫坪铺水库引起的一系列水库地震活动。
2008年四川汶川8级地震是一次巴颜喀拉山地块向东南挤压扬子淮地块导致的一次逆冲-走滑型地震活动;
另外值得注意的巴颜喀拉山地块东缘和西南缘最近几年的强震活动都呈现的以汶川地震震中为中心往北迁徙和往南迁徙的现象【2013年四川雅安7级地震位于汶川地震震中西南方,而2017年四川九寨沟7级地震位于汶川地震震中北方】,未来应该加强对安宁河断裂带以及川滇菱形地块以及东昆仑山断裂带周边的地震活动的研究。
汶川地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凡是历史上强震频发的省份最近几十年或者最近近百年都闲下来的未来都有很大可能性发生强震或者大地震。